【國賓長春】我們的青春,在台灣|有雷心得 & 發散閒聊

作者:

分類:

  發現這部片有上院線就想看很久了,但是一直沒有抓到適合的時間去看。好不容易趁上台北剪頭髮的機會,抓著妹妹陪我去看這部片。

  318的時候剛好大四,當天他們衝進立法院的時候,剛好當記者的朋友跟我分享了這件事,我就開始用PTT關注,很焦慮的過了一個晚上。後來知道東海校友包車給學弟妹上台北參加學運我就報名了,成為當天唯一一個參加的商學院的學生XD 啊不過我好像知道同系好像有另一個有進到議會裡面,比我更早衝上去~

  總而言之,因為大略知道這部片有講到318學運,所以想只要有時間就一定要去看看,看到很多段落都忍不住流淚,雖然這部片沒有解答,但是看到兩個人全心全力的「努力」然後「失敗」,有一些沮喪不過反而舒緩了一些焦慮。

  對於不是衝在最前面的我,只能在前面的人衝出去的時候努力跟上的我,在1124公投投兩好三壞基本投票的標的和結果完全相反的我,對厚厚的同溫層之外,有很多無力的地方,我能做到什麼?在這部紀錄片中,我覺得可以帶入導演傅榆的角色,我看著這些事發生,跟著紀錄片彷彿一起參與其中,看兩個努力的人——陳為廷和蔡博藝經歷了什麼、做過了什麼,然而他們現在卻不像傅榆以為的會得出一個結果。傅榆很難過,但這樣把期望投射在某人身上而「失敗」的結果,卻讓我鬆了一口氣。

  ——原來不只我對現況、對得不出結果這件事感到挫折。

  出社會以後,最讓我難以接受的事情就是許多事情連結果都不會有,以前努力準備考試,可以得到「成功」或者「失敗」其中一個結果,但是現在做任何事,很有可能毫無下文。我花了很多時間才接受這件事,這個規則套用在工作或關心政治兩者都可以通用。

  陳為廷為了性騷擾事件付出了代價,他雖然做了一些對的事,但性騷擾慣犯是很糟的事情,他坦承了也接受了坦承這些事的成果,雖然對受害者來說他也許沒有得到足夠的制裁,不過他接受法律的制裁,受到社會與論的影響,現在的他承擔了某種程度的後果。

  蔡博藝做出比許多台灣人還要多的努力關心台灣政治,關心淡江大學漲學費的事,她參加淡江的社運團體盡可能跟進許多抗議活動,參加淡江的學生會長選舉,但最終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果。但就像她說的,他還會繼續做採訪,繼續寫作,過她的生活。她的努力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果,但她努力過了,她的努力也對她做出影響。

  這部片有台灣的學運、香港的學運、佔中、陸生參與台灣學運,講到太陽花行政院內和院外的消息不流通,彼此間諸多不滿,但學運明星並不是神,他們也是凡人。陳為廷說:「你來做一次就知道了。」社運有許多困難,對於社運的質疑,甚至導演對於自己拍攝這部紀錄片對結果的質疑,最終沒有結果的結果,都成就了這部紀錄片最真實的部分。

  記錄人的故事不會像電影一樣那麼戲劇化,許多事回歸平淡,傅榆記錄了整個過程,看完會有一個脈絡被梳理一遍的感覺。雖然因為紀錄片聚焦在陳為廷和蔡博藝身上,有一些事情就沒有被提到,比如2015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,當時以高中生主導的學運領袖林冠華自殺,但最終仍然沒有得到一個結果,想到這件事情就覺得非常無力。國際一直呼籲釋放劉曉波,但劉曉波至死都被中國關押,台灣的李明哲被扣押,至今仍然未被釋放。新疆集中營的消息一直流出,但整個世界到身在台灣的我們,似乎沒有什麼可以做的。

  香港的狀況越來越糟,「今日香港,明日台灣」的標語從太陽花就看過了,台灣被媒體統戰影響高雄市選舉,媒體喜愛報導腥羶色,政論節目各有立場,小英沒有做到最好,但她在台灣主權問題上一直以來都處理得不錯,明明才做了四年,賴就急著要黨內初選,民進黨內一片混亂,連鴻海郭董都說要出來選,消息亂七八糟,2020到底會怎麼樣?誰也不知道。

  我不算對政治最熱忱的那個,同志遊行有時忙了就沒去,有些社會運動發生了只在社群軟體上轉發消息,3/20雖然去守了一晚,但隔天看人手足夠,學校的社團也讓我們就地解散,整個太陽花學運我就守了一個晚上,在巷口守了一次不讓警察通過就離開,剛好週末,所以回家睡覺,之後又去了一晚,週一又回學校上課了。

  但我不希望台灣被統一,內心對2020選舉的結果感到焦慮,台灣的媒體被影響得混亂,有些人認為不管統一或不統一都不會被影響——比如說今天幫我跟妹妹剪頭髮的美髮師就說,對他們這一行來說,上面換誰似乎都不會對他們的工作有太大影響,雖然會影響到「自由」,可是「自由」似乎不比「經濟」重要。她雖然喜歡自由,但她認為同行內有許多人並不在乎,甚至把「經濟」放在更優先的地方⋯⋯(開始離題)

  這是一部成功的紀錄片,適合內心帶著深深的亡國感的人看,也許有些人看了不會像我感覺稍微被安撫,反而會更焦慮,但這是一部記錄「現在」的紀錄片,如果可以,請進電影院看一看它。


留言

和我聊聊⋯⋯